close

XFpicture00160  

有幾位同事也經常跟我討論此事,以我們豎笛演奏者來說,把音吹準、練準,到底應該要怎麼去定義?


先把跟音準有關的因素一一列舉。

客觀因素:

1. 環境:溫度、溼度、氣壓。
2. 樂器性能:簧片、吹嘴、豎圈、樂器管身。

主觀因素:
1. 嘴型
2. 舌頭
3. 喉嚨
4. 肚子


我不會在這篇文章逐一分析這些項目,因為大部分人都已知道這些因素產生的問題要怎麼排除;真正弔詭的是,當我們的基本演奏能力到達一定水準後,主觀因素幾乎就全都消失了,客觀因素所造成的影響也會縮小,這反映在某些現實中常有的現象:比方有些人就是怎麼吹音都神奇地差不多準,有些人怎麼吹都飄忽不定,尤其是在客觀因素變化也不小的情形下。

每個人在初學階段,除了悟性與天資各自不同,遇到不同的啟蒙者、不同的學習方式與邏輯,都會有不同的體驗與學習進度;其次,有些人的學習依賴模仿,有些透過道理的理解來修正,有時還會經歷到「再多苦練也比不過某種體感或意念上的開竅」的過程,於是乎,可以說同樣的樂器,每個學習者的命運與路途都是獨一無二的,並需要靠自己窮盡一切所能,去找出屬於自己的盲點與解答。

殊途同歸。大部分的人,最後都會發現這些基本道理的簡單性與專一性,總是那樣簡潔且不言而喻,以致於當我們有時興致勃勃向某些老師或前輩詢問時,經常會得到籠統且千篇一律的解答,比方「肚子要用力」、「舌頭輕碰」或「手指放輕鬆」,你不能說這些講法有錯,但你本期望能得到具體的解析,於是如此的解答反而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。這令人困惑的探索過程並非眾人皆需經歷,不論快慢長短,最後切身體會到這些最簡單而重要的原則時,才會瞬間恍然大悟,並隨時戒慎謹記;偶有幸運者(不論是先天或後天因素),不需經歷此渾沌不明的摸索,直接就能做到這些最簡單的原則與要求,對他們而言,因為沒有追尋探索最後省悟的過程,有時反而不太能理解那些繞了遠路險些迷失的人,究竟發生了什麼事:「你問我?我一直都是很放鬆在吹,舌頭只是隨便亂動,手指也沒有按很用力(微笑)。」

這正是為何有些人對於音準的訓練與確立感到無所適從,除了多聽(好的音準)多吹(好的音準)之外,對於自身演奏狀況的控制/訓練/調整,往往才是最關鍵的。

正確的基本觀念打底,懂得調整身體與控制力,經常使用調音器吹出準的音,仔細聽準的音頻與相對音程,漸漸將上述步驟內化成反射動作般的自我調整與節制,並視為習慣──這就是一般音樂家、職業樂團樂手,每天排練與演出,無時不刻都在做的事情。

打個隨處可見的比方:
有時你以為某人可能是樂器不好所以音準不穩,但他其實只是昨天太晚睡,精神雖靠咖啡撐了起來,但吹氣時身體使不出力氣,勉強硬撐反而變得喉嚨緊繃於是聲音不夠自然,聲音不自然於是音準也亂飄了。誰會知道是如此因果?只有吹奏者應該對自己負責。

「你確定此刻正用100%正確的方式在演奏嗎?是的話,我們再來討論音準(or技巧or音樂性 etc.)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