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個Title很聳動,但是我自以為很有畫面,於是即便有點離題但也不改了。

IMG_7023  

 

依然先來刮自己的鬍子!我承認我是失控哥!我哪裡失控呢?當我手指不平均需要放慢練習,最慢的時候都很好,速度慢慢加上來,都還很好,到了某一個臨界點,開始有點不自在了,這時候沒耐性的自己就會開始硬吹,設計一些奇妙的重心或動作來把一連串的不平均偽裝成(聽起來好像)是平均的,然後最後覺得好像真的練好了,就飆到最理想的速度,變成聽起來超華麗的快速音群。我怎麼做到的呢?因為我讓我的手指不小心失控,然後在某個機率之下我吹得又快又平均。我信以為真,我相信我已經練好了

 

但是失控就像是兩面刃,它可以讓你突然中頭彩歡天喜地,但更經常讓你連續槓龜100期。

 

音樂該是完美的客觀控制力、還是一連串直覺式的情緒表達,這是一個頗有深度、不一定只有一個答案的問題。

我喜歡看著台上的演奏者,用生命演奏樂器,他整個靈魂的專注力和深度,不會讓我感覺到他有一絲一毫的思考或監控,因為一切的細節或是安排都很自然地成為他表達情感的工具,成為結構性美感、一種自然不作做的演譯。試問,音樂家們在舞台上,完全就是閉上眼、任由直覺去主宰演出的所有細節嗎?

 

獨自關在練習室裡練習或彩排,不論是獨奏家、學生、業餘玩家,都是平等的,都是被孤獨地隔離只剩下自己和手上的樂器。所以,每一段練習從零到一百的過程,都是必經的。獨奏家會不會失控?還是會。但是他失控的程度或是頻率,可能遠遠的低於一般人,甚或是往更美好的地方去失控、讓聽眾感受到的情緒更加強烈深刻。差別在於,我們練習的時候,過程裡有多少分鐘是失控的盲目的,最後能夠產生多少的結果,使我們的身體真正學會如何自我控制、變成像吃飯一樣自然。道理很簡單,執行有困難,因為失控有時候會像中個小獎讓你以為你練好了。但這對於那些面臨極大壓力的表演、考試、比賽,這樣的機率或不確定性,是完全無法令人安心、信賴的,怎麼可能一邊承擔內心的緊張了、還要一邊靠失控與潛力激發來渡過難關?很多時候,這樣只會換來一陣胃痛,以及對自己表現感到失望的遺憾結果。

 

願我們從此不再失控。(雙手合十)

文章標籤
單簧管 失控 練習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高承胤 的頭像
高承胤

高承胤 單簧管演奏與教學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