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1030001875960  

 

Wunderkinder  

wonder child  

神童

 

標題本身就是強烈的諷刺,用最純真的赤子之心來突顯歷史與戰爭的殘忍。

以古典樂、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(多半為小提琴獨奏鋼琴伴奏)為音樂的基調,猶太人的小男孩阿布拉夏原本是最天賦異稟的明日之星,伴奏的萊麗莎總能天衣無縫地搭配阿布拉夏,而備受呵護的漢娜原本只是平庸的學習者,欣賞了他們精湛的演出於是萌生興趣,開始勤加練習只希望得以融入他們的音樂世界;因著漢娜對音樂以及友情的赤誠努力跨進兩個人之間,三個人逐漸建立起相處的默契與信任。

萊麗莎在動亂之前所譜寫的,屬於三人的樂章,悠悠的小調貫穿整部電影,優雅又帶有一絲幽怨與無奈。除此之外,片中配樂的基調與設計並不特別複雜,或由於主角們音樂演奏者的身分,反而更強調樂器聲響、音質以及比例的真實呈現,比方小提琴完整的共鳴、以及鋼琴高低音的顆粒性與清晰度、演出時的呼吸聲、甚或是音樂廳該有的殘響迴音。對古典音樂熟悉的觀眾來說,這些聲響上的細節,實則呼應著劇情與人物情緒的起伏,成為欣賞本片的重點之一。

01030001875960_2

中段劇情的鋪陳,與以往描寫納粹、集中營、二戰的寫實電影類似,用平民的角度來切入戰時緊張的氛圍與攸關生死的緊繃情緒。不同的是,年幼的主角們即便對於大人們的世界充滿不理解與憤怒,依然憑著自己的意志掙扎著,三個人的友誼以及希望活下去的微小願望,被命運操弄著摧殘著。

有一幕,突然現身的一架德軍轟炸機,對著正在醫院爲國家、爲政黨、爲受傷士兵們演奏的阿布拉夏與萊麗莎,空投一枚炸彈。筆直降落的炸彈,鏡頭拉得很近很清晰,轟炸爆破的畫面與聲響音量很寫實而殘酷地呈現;感覺導演試圖用最直接的白描法,去除過多矯飾或藝術性,讓觀眾直接感受那樣的震撼、自行消化那樣的驚慌與恐懼。

最精采的一段,阿布拉夏與萊麗莎在德國軍隊的威嚇下,被迫在舞台上以"完美無暇"的演出來換取自身性命得以保全,"你的失誤將證明你不是優秀的人種",於是,第一首"大黃蜂的飛行"的演出雖然完整無誤,德軍將領們的虎視眈眈配上毫不間斷的十六分音符半音,卻幾乎令人窒息;第二首小提琴獨奏,萊麗莎難以抵抗內心的恐懼與煎熬,終於彈錯而在琴鍵上崩潰。觀眾所感受到的無助與悲傷,主要透過小女孩的柔弱以及大人世界軍事政治的兇殘來呈現,而舞台的聚光燈頓時也成了審訊的探照燈,小小年紀的演奏者不再發光發熱,而是命在旦夕地掙扎,並且殞落。

01030001875960_1

劇本結構並不複雜,卻處處可見幾乎巧妙對稱的對比。

漢娜德國人的身分,對比著阿布拉夏與萊麗莎的猶太身分,而命運則和他們的音樂天賦相違逆。漢娜一家人原本一度受到俄國軍隊的威脅而逃離藏匿,卻因著德國軍隊的成功佔領,使得身為俄國人的阿布拉夏與萊麗莎兩家人,生命受到威脅轉而流離失所;兩方所曾經被迫躲藏的場景(酒窖與林中狩獵小屋)完全相同,最終命運卻截然不同。片頭片尾,年邁的漢娜正準備在亮麗的現代音樂廳彩排,恰巧對比當年漆黑的顫慄的舞台審判。

片頭,三個小孩結識之前,筆者一度以為漢娜身為德國貴族的身分,會使得她無法真正被兩位朋友接納,然而小孩子們打破藩籬建立友誼的過程,似乎遠比大人來的輕鬆、不須理由而又堅固不移。又,原本有和平協議的兩個國家,德國卻突然對俄國發動戰爭的事實,正好突顯成人世界的醜陋與不正義。更公平地說,德國將軍看待漢娜這樣的音樂神童,與俄國幹部看待阿布拉夏與萊麗莎,幾乎是如出一轍的嘴臉。在戰亂以及國家主義作祟之下,音樂神童的天賦,僅能淪為政黨與國家的虛榮,也許正因為這個因素,猶太人的阿布拉夏雖然逃過戰亂活了下來,卻放棄了對音樂的野心以及曾經擁有的光環與關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高承胤 的頭像
    高承胤

    高承胤 單簧管演奏與教學

    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