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性頂尖的演奏家們,或是你可以想像得到的那些,名音樂院學生、音樂大賽得主,幾乎沒有人會因為點舌不好而困擾,他們也許曾經下過苦工,但絕大多數都是"不曾遭遇挫折"的天之驕子(女)。

是有點羨慕吧,但是看在平凡如我的眼裡,坦白說,心照不宣的其實是嫉妒。

FxCam_1280650422217  

為何可以"不曾遭遇挫折"?我們依然用比喻的方式來解釋。

脊椎側彎是現代很普遍的文明病,嚴重的話會影響生活作息,不嚴重或是可能只是容易腰酸背痛。有些人,不曾有過脊椎側彎的困擾,對他們來說,保持姿態的端正是很稀鬆平常、不刻意的事情,脊椎健康良好對他們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,對於站姿座姿歪七扭八卻渾然不自知的人,他們只覺得"你們很奇怪,阿就坐好站好是有困難嗎?"。我是個脊椎不好的人,我經常坐在電腦前面玩電腦遊戲:沉迷遊戲時,打副本忙都忙不過來了,誰還會端座阿!所以,等遊戲結束,腰酸背痛的時候,我才只好認真地拉拉筋骨,設法對我的脊椎做出一點點補償的伸展動作;然後,下次去看中醫的時候,再順便一邊被推拿師碎唸、一邊被按摩並且痛得唉唉叫。我自找的,或說我們都是自找的。

前一篇文章,我零零總總寫了一大堆關於單簧管演奏者舌頭的解釋,不瞞你說,如果我今天是世界級的音樂家,我對這類文章定然嗤之以鼻。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芬蘭作曲家尼爾森在晚年所寫,獻給單簧管與單簧管演奏者的精采樂章,在調性模糊的自由國度裡漫遊著、衝突著,時而歇斯底里,時而幽怨動人。演奏這首曲子的時候,那些如同機關槍的點舌,老實說是我三年前完全演奏不出來的,所以學期初老師跟我確定曲目時,決定吹尼爾森等於是讓我檢視自己,到底有沒有能力突破困境,並在離開美國之前把自己逼到極限。

當然,不要只被技巧上的困難度所震懾,尼爾森的慢板與歌唱般的旋律線條,若是處理得當,美得令人動容。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欣賞一段好的斷奏(點舌,Staccato),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顆粒性美感,總令人覺得心曠神怡。相對於弦樂的跳弓或撥奏,單簧管的斷奏其清潔度、穩定度、精確度,都是衡量演奏者實力的指標之一,諸如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的詼諧曲(Mendelssohn/ Mid Summer night dream, Scherzo),或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的詼諧曲(Sibelius/ Symphony no.1, Scherzo),都是考樂團、考學校的必考樂團片段。那種高下立判的壓力,幾乎每個考者面對這個考題,莫不使出渾身解數,調整到自己的最佳狀況才能夠完美地演奏出來。

IMG_6361  

接下來我要開始說明,我自己所認為的,單簧管演奏者舌頭的奧秘。

前提:你必須要相信/了解,吹奏單簧管時,舌頭的位置/形狀/動作會影響聲音。

1. 舌頭在口腔內的整體位置:當你不說話、沒吃東西、嘴巴是閉上的,此時舌頭在口腔內的位置,幾乎就是你含了吹嘴並送氣時,舌頭該在的位置。

2. 舌頭分前段、中段、後段:前段就是舌尖以及周圍的舌緣,專門負責執行觸碰/抽離竹片尖端的動作;中段必須維持上述提到的舌頭位置,些微靠近上顎但依然放鬆;後段也就是舌根的部位,這個部分經常牽引到喉嚨,負責協助控制各個不同的泛音域以及共鳴點。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

< 2012/03/10/巴赫廳/巴赫新聲系列音樂會:高承胤單簧管獨奏會 >

聖桑,在浪漫後期調性的發展已經達到極限,諸多音樂家正在論辯下個世代的音樂走向,選擇回歸調性音樂的本我。

這首在他創作生涯晚期完成的室內樂作品,自然而毫不作做地流露出作曲家的品味、以及圓潤成熟的結構和音樂語法。演奏時,不需要太刻意加油添醋,反而專注於作曲家在(音量或音樂織度)層次上的鋪陳安排,適切的樂句處理和音色的掌握,才不會以錯誤的風格做出錯誤的詮釋。
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< 2012/03/10/巴赫廳/巴赫新聲系列音樂會:高承胤單簧管獨奏會 >

 

這首舒曼,延續我在印第安那畢業音樂會的風格和原則:

單簧管線條自身的明暗對比,與鋼琴對話互動的緊密程度,都要盡可能的表現出來。

適切安排的彈性速度,各種個性的鮮明對比,正確的樂句處理,演奏此曲時必須將所有細節嚴格遵守,否則將失之平淡無趣。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謹寫給所有的單簧管演奏者,剖析一件相當重要的,關鍵性的核心議題:

14f4bcde542047


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的進步,讓我的演奏程度似乎到此為止了? 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第四樂章,作為一段整個奏鳴曲的總結,布拉姆斯選擇一個明朗又活潑的風格,打算一掃前面的陰霾。第一主題的線條裡夾雜著跳音必須要輕巧而流暢,有些號角式的音型必須要注意適當的音量和重音的音色品質,鋼琴在主奏的時候單簧管的比例也要適度調整,這關係到使用的鋼琴和伴奏者本身的演奏音量,使得兩者的線條在交錯時,結構必須是清楚、合理、主僕分明、卻又水乳交融的。

速度可以稍有彈性,可以稍快,但依然不可以急躁或流於炫技。
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先自首,這個樂章,我對自己的表現很不是滿意,因為我的嘴型在演奏大的音程時還不夠穩定,所以音色跑來跑去甚至還爆了音。

撇開這些錯誤的示範回到正題,演奏這個樂章要注意的是節奏的律動。三拍子,不是華爾茲卻是蘭德勒舞曲,一種德國的憨厚而樸實的舞蹈。弱起拍,還有被強調的第二拍(鋼琴),增添了不少布拉姆斯式節奏錯落的優雅感。上述這些元素必須被忠實的呈現,而不能傻傻的演奏以往熟悉的"強-弱-弱"節奏,速度上也不宜太快免得失去了典雅的氛圍。

此樂章像是在轉圜第二樂章鬱窒的情緒,所以音色上也可以在明朗些,但不需要太大聲。
 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延續上一篇,這是我最喜歡、也是多數人所珍愛的一段優美樂章,當然,這份優美不是來自於華麗或浪漫,而是種不可言喻深沉情愫;布拉姆斯並沒有特別說明,此樂章有何特殊的典故或靈感來源,我就不需要過多聯想,以後有機會可以另外在討論分享關於欣賞此樂章的心得。

優雅如歌的旋律,卻充滿著嘆息音型,流動分解和絃隨著和聲的進行,宛若要將場景不知帶到心底的哪一層。

文章標籤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這是我在美國第一年的音樂會,當時還在改嘴型所以音色有時候會跑掉,不過詮釋方面就完全是,"當年"Mr. Campbell的品味與指導了。

奏鳴曲式的第一樂章,嚴謹的鋪陳與結構;如何詮釋布拉姆斯晚期,極度浪漫卻又適可而止的矜持,是演奏者必須要詳加思考並規劃的。樂句裡音量上的拿捏、單簧管與鋼琴的聲響比例,都必須要注意平衡,甚至是音色上也不能因為大聲強奏而讓聽者感覺到壓迫感,或是濫情。漫長綿延的樂句,呼吸的時間點和深淺,音樂的走向,節奏的變換,都需要仔細處理。

高承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